改性尼龍材料在3D打印中的深度解析
發布時間:2023-11-21 14:14:50 點擊數:0
改性尼龍材料在3D打印中的深度解析:
聚酰胺品種繁多,尼龍PA12 脫穎而出尼龍性能優異,應用極為廣泛。聚酰胺(PA)又稱尼龍(Nylon),是一種分子主鏈上的重復單元中含有酰胺基團的高分子聚合物。尼龍既可以制成各種塑料,又可拉絲成纖維,還可以制成薄膜、涂料和膠黏劑等。由于尼龍具備良好的力學、耐熱性、耐磨損性等性能,制品可廣泛應用于服裝、工業用品、汽車、機械、電子電氣、交通運輸、包裝工業等諸多領域中。
尼龍歷史悠久,家族不斷壯大。1935 年 PA66 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,1938 年美國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種合成纖維的誕生,并將其命名為尼龍。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,尼龍家族逐步發展壯大,PA6、PA610、PA11 等新品種不斷出現。PA6 和 PA66 具備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廣泛的應用領域,依然是需求量最大的兩類尼龍產品。
尼龍歷史悠久,家族不斷壯大。1935 年 PA66 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,1938 年美國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種合成纖維的誕生,并將其命名為尼龍。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,尼龍家族逐步發展壯大,PA6、PA610、PA11 等新品種不斷出現。PA6 和 PA66 具備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廣泛的應用領域,依然是需求量最大的兩類尼龍產品。

尼龍 12 材料在 3D 打印中表現出色。相比其他材料,PA12 粉末具有高流動性、低靜電、低吸水性、熔點適中及制品的高尺寸精度等優異的特性,耐疲勞性和韌性也可滿足需要較高機械性能的工件,因此尼龍 12 逐步成為工程塑料 3D 打印的理想材料。

尼龍 12 主流生產工藝為氧化肟化法,技術壁壘較高。尼龍 12 通常采用丁二烯為原料,由環十二碳三烯(CDT)和月桂內酰胺開環所聚制得,工藝包括氧化肟化法、光亞硝化法和斯尼亞法,其中氧化肟化法是主流工藝。氧化肟化法生產尼龍 12 需經三聚、催化加氫、氧化、酮化、肟化、貝克曼重排、開環聚合等 7 個步驟, 且整個過程中要使用苯、發煙硫酸等有毒、腐蝕性較大的原料, 開環聚合溫度需 270-300℃, 生產步驟操作難度較大。